“通了!河道通了!”隨著最後壹塊阻礙行洪的斷木被清運上岸,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雙店子橋河道恢復了往日的暢通,阻滯的河水順著河道奔湧而下。中交路建百度智能雲(蘭州)數字經濟產業基地項目搶險隊員與村民們站在河堤上鼓掌歡呼,難掩激動與喜悅。雙店子橋成為全鎮首個“災痕清零”的河道節點,而這壹切,卻僅花費了35個小時。
8月7日18時起,榆中縣遭遇歷史罕見的短時強降雨,興隆山氣象觀測站15小時降雨量達全年的56%,突如其來的暴雨引發了重大山洪災害。 “災情就是命令!”項目負責人盧國興第壹時間響應,迅速清點搶險機械,召集骨幹力量,並與榆中縣委、縣政府取得聯系,表達了參與搶險救災的強烈意願。在征得地方政府同意後,他立即帶領搶險突擊隊奔赴夏官營鎮雙店子橋壹線。 抵達現場後,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暴雨過後,夏官營鎮彌漫著潮濕的泥土味,雙店子橋下的河道成為“重災區”,渾濁的河水中,淤泥、斷木、碎石堆積如山,形成壹道頑固的“攔河壩”,徹底阻斷了行洪通道。隨著上遊來水持續增加,河水漫過河道,對周邊農田和村莊構成了嚴重的二次威脅。 “必須立刻打通河道!”望著不斷擴大的積水區,盧國興當機立斷,下達搶險指令。挖掘機、清運車迅速進駐現場,然而,河道內的環境比預想得更為復雜。淤泥裹著碎石,斷木纏繞在壹起,機械作業頻頻受阻,挖鬥要麽被斷木阻擋無法發力,要麽陷入深淤泥難以移動,作業進度停滯不前。 面對困境,盧國興帶領技術團隊在河堤上緊急商討,用木棍在淤泥地上制定方案、繪制作業路線。“不能蠻幹,要有章法!”他們決定用“分層剝離”的方法,先清理表面的斷木、雜草,再破除底下的淤泥層,最後集中處理深埋的碎石。方案確定後,2臺長臂挖掘機沿著劃定的作業段穩步推進,項目經理助理王藝霖始終守在河道邊,用對講機實時協調。
然而,清淤作業並非壹帆風順。靠近農田的河段淤泥又軟又深,挖掘機不僅容易陷進去,還可能會刮傷河床。盧國興看著泡在水裏的莊稼,心裏不是滋味:“不能為了清淤,毀了老鄉的收成!”他立刻叫停作業,重新調整方案,改用“機械+人工”的模式,調來小型挖掘機配合人工清理。在整個搶險過程中,項目的清運車輛始終遵循“即裝即運”的流程,確保淤泥不落地、不汙染農田。村民們也自發帶著鐵鍬趕來幫忙,政企民齊心協力,同心抗災的場景令人動容。 截至8月14日18時,中交路建項目團隊完成了夏官營鎮雙店子村及化家營村河道清淤任務,同步清理了中國石化蘭州榆中加油氣站場站後的場地,累計清理淤泥、斷木、碎石超5000立方米。 這場高效搶險,不僅為後續電力搶修隊伍進場、救災物資運送搶出了“黃金時間”,更為當地百姓築起了堅實的安全防線。8月中旬,榆中縣夏官營鎮政府特地發來感謝信,對中交路建項目團隊在搶險救災中彰顯的央企擔當給予高度稱贊,而這份認可,也成為項目團隊以實幹守護民生的生動註腳。 |
Powered by © 2001-2099 hkrxw.com Inc.